俄罗斯海军唯一现役航母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自2017年开始大修以来,由于种种技术问题,一直未能恢复稳定的战斗力。甚至有传言称,俄海军已经考虑报废这艘航母。而它的姊妹舰,中国海军的“辽宁”舰,自2012年服役以来,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和远洋部署能力。甚至有军迷调侃,俄罗斯在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大修时,应该请中国来帮忙,这样一定能修得“板板正正”。
这两艘舰艇都属于苏联设计的1143.5型重型载机巡洋舰,采用相同的动力系统模块设计,但服役后的状态却截然不同,反映了中俄在航母技术应用与传承方面的显著差异。
“库兹涅佐夫”号与“辽宁”舰的前身“瓦良格”号,都是采用8台增压燃油锅炉和4台TV-12-4型蒸汽轮机的动力组合,设计总功率为20万马力,使用重油作为燃料。这套方案是苏联为第三代航母设计的标准动力系统。但自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服役以来,动力系统就频频出问题。锅炉泄漏、蒸汽罐水管破裂等故障不断,甚至涡轮发电机和柴油发动机协同工作也常常会出现问题。公开资料显示,这艘航母因动力系统问题发生了近10起重大事故,最严重时,只剩一台锅炉能正常工作,航速降至仅有4节,远低于18节的经济航速。
在2017年大修时,俄罗斯为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更换了新锅炉,这些锅炉由波罗的海造船厂生产,型号与印度的“超日王”号航母相同。然而,印度“超日王”号在2012年试航时,8台锅炉中有7台发生故障,问题大多分布在在燃烧系统和耐热部件上。因此,很多俄罗斯技术专家对“库兹涅佐夫”号的新锅炉可靠性表示怀疑。
从根本上说,俄罗斯未能完整继承苏联时期的航母制造技术。苏联解体后,航母设计核心团队和关键配套工厂分散,许多技术与设施流失,导致俄罗斯在对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动力系统的维修和改进上,缺乏深度的技术上的支持。即使更换了设备,也没有办法解决系统兼容性和长期稳定性的问题。
与此不同,中国在续建“瓦良格”号时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技术挑战。2002年“瓦良格”号到达中国时,舰上的动力系统几乎残缺不全,只剩下主锅炉和主蒸汽轮机,燃烧系统、辅机、阀门等已经完全缺失。面对这种局面,中国哈尔滨703所的技术团队制定了全自主修复方案,成功将锅炉、汽轮机和增压机组拆卸并重新装配,同时自主设计了新的锅炉燃烧器和控制管理系统。通过这一系列的工程改进,“辽宁”舰的动力系统不仅恢复了功能,性能还达到了全新建造舰船的水平,服役至今从始至终保持良好状态。与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动力系统的杂乱无章相比,“辽宁”舰的动力舱内部管线布局井然有序,设备保养得当。
这也显示出中国在航母技术上的领先。尽管俄罗斯拥有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航母多年,但由于技术体系的断层,俄罗斯并未完全掌握这一动力系统的核心设计与维护要点,仍处在摸索阶段。相反,中国通过对“瓦良格”号的修复与改造,逐步掌握了苏联航母设计的逻辑,凭借逆向研发与自主创新,形成了完整的航母动力系统建造与改进能力,成功继承并超越了原有的技术体系。
这一技术差异不仅体现在单舰修复上,还反映了两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与技术攻关能力。中国通过系统性的工程实现了苏联式航母动力系统的重生,而俄罗斯则因技术传承断层,在航母的修复过程中不断遭遇瓶颈。
随着中国自主建造的“山东”舰服役,以及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“福建”舰即将服役,有的人觉得“辽宁”舰的地位可能会逐渐调整。甚至有军迷提出,待电磁弹射型航母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,可优先考虑将“辽宁”舰转卖给俄罗斯,帮助它解决航母技术上的难题。
但即便如此,俄罗斯海军显然对“辽宁”舰的潜力仍有很大兴趣。不过,卖不卖“辽宁”舰的问题,也许更多的是军迷的想法,而非真实的操作的可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,乐鱼体育APP怎么注册